作者: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: 2025-06-11 10:08
中國菏澤網消息(通訊員 郜玉華 馬世坤 劉慶民) 去年以來,牡丹區以全要素整合加速重塑文旅產業發展格局,投資打造的牡丹文化集群成效顯著。冠宇牡丹園42米觀光塔與國花牡丹園500米觀花長廊遙相呼應,形成“空中觀花+地面游園”立體體驗空間;在牡丹節會期間各景區創新推出漢唐迎賓禮、國風游園會等特色活動,帶動景區客流量大幅增長。
牡丹區通過創新實施“文化+旅游”雙輪驅動,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徑。牡丹區文化和旅游局著力在牡丹書畫院構建“創作+體驗+衍生”產業鏈,開發的牡丹寫意團扇成為爆款文創產品;12家非遺傳習所創新推出的牡丹瓷、牡丹面塑等產品,帶動鄉村就業超千人。2024年,牡丹區“非遺工坊+”入選首批山東省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。
在小留鎮劉莊村的面塑非遺工坊,國家級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李效普的核桃面塑作品《群星祝壽》令人嘆為觀止。在直徑3.5厘米的核桃殼里,有20個高度約5毫米的小面人,十分精細,堪稱藝術精品,備受面塑愛好者喜愛收藏。劉莊村還建成了樂活主題公園,配套建有曹州面塑、琴書嗩吶非遺文化館、文化長廊、荷園、“劉氏戲樓”“垂釣園”等景觀,加上緊鄰的濱河花果園等采摘園,吸引著游客紛至沓來,入選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。
面對文旅消費新趨勢,牡丹區文化和旅游局構建“內容生產+IP孵化+平臺聯動”數字傳播體系。“李洪周村藝游”“牡丹簪花”“熊貓花花”等特色IP,憑借新穎的創意和強大的傳播力火爆“出圈”。
牡丹區以“文化+旅游”雙輪驅動,通過深挖歷史底蘊、創新產業模式、整合多元資源,探索出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的特色路徑,全區文旅產業呈現多點突破、全域聯動態勢,已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。